让城市特色植物(乡土植物)成为城市永久的记忆

来源: 2019-05-17 15:49:58  

秦草生态科研团队研究陕西乡土植物纪实

2016年,13级台风“莫兰蒂”登陆厦门,这一场台风改变了厦门,几乎所有的景观树都被拦腰折断,所有的地被花草都被连根拔起。灾后发现,只活下了一些乡土树种,有凤凰木、芒果树等。“莫兰蒂”台风给厦门带来了重创,给厦门绿化的伤害更是毁灭性的。经最终统计,共有65万株树木倒伏,绿化受损面积达九成。

一个地方长什么植物,不是由人来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地区的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等自然因素决定的。

城市绿化:多一些乡土植物,少一些“奇花异草”

2007年,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起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的升级版。融入“生态”的理念不仅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从注重城市的绿化程度到关注自然环境、动植物生境、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升级。

据统计,中国目前的城市园林建设,乡土植物的应用率不到40%。不少城市园林建设追求四季常绿、常年花开,用外来树种取代本土植物,过分强调景观的艺术性,忽视了生态环境本身。这样带来的结果是绿化和养护成本居高不下、花草苗木存活率低和病虫害高发,同时一个外来品种的引进,很有可能不适应当地的环境,或由于没有天然限制其生长的因子,结果横生蔓延,给当地长期形成的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影响其他物种的安全,造成区域生态失衡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以“城市特色植物”为核心的乡土植物,是城市园林最该有的底色,早已融入了城市的建筑、人文和历史之中。乡土植物代表着城市的植被文化和地域特色,是城市魅力所在,城市的特色植物是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景观符号,是在城市中生活过的人,记忆深处那一点抹不去、忘不掉的记忆和共鸣。

蒙草从成立之初,就提出“驯化乡土植物修复生态”的理念,已拥有全国最完备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截止2018年共收集种质资源2000余种,5000余份;植物标本2000余种,33000余份;土样400000余份。审定国家及自治区品种17个,国家植物新品种权4项。引种驯化乡土植物160余种。

2014年1月习总书记到蒙草视察时说:“蒙草这整套科研应用,我看了之后还是印象很深刻,王召明讲的对我很有启发。无论是农业还是牧业,都要靠科研、依靠科技,找一些当地适合的品种。我们的绿色意识,现在已经普及开了,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在向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逐渐转变,科学发展观也在树立中,关键是要有可实现的途径、平台和手段。我觉得就是包括建设现代化,也要用一些成本核算的办法,包括土办法。城市绿化,有些地方就是“奇花异草”,成本很高,不可持续;靠外来引进,也不适宜,所以一定要走出一条符合我们自己自然规律的,符合国情、地情的路,自我开发,然后推广。你像这一种长青石竹,四季常绿,咱们到处找,实际我们自己这里(蒙草)就有,它有节水、抗旱、耐盐碱这些作用。城市绿化是这样,草原、牧场也是这样,还有整个三北地区的防沙、抗沙、绿化,都需要这样的思路。你们(蒙草)的思路挺好,继续努力”!

城市公园:少一些铺装和硬化,多一些植物群落和动物生境

“公园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新模式被提出,强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同步发展,同步前进!好的城市公园可以树立起城市的典型特色,构建引人入胜的城市形象,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在建设公园时,我们应该回归到公园的本质,不能建成一个公园而破坏了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采访秦草董事长范君业时,他表示“秦草在城市公园和精品园林的规划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该区域的生态原貌,尽最大的可能保留原生地形,留出市民活动空间之余,不忘植物群落和动物生境的营造”。

在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中,大理石、花岗岩等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在使用这些材料的同时,就是在破坏这些材料原产地的绿水青山。

2017年秦草生态落户陕西,以“小草扎根”的精神,投入到陕西生态建设的事业当中,研究陕西区域的乡土植物,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完成陕西区域土壤信息收集2221份,植物样方调查1937份,水资源信息132份,陕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信息223种,引种驯化30种陕西乡土植物。秦草始终致力于让乡土植物在城市建设和生态修复中发挥更大地作用,这既符合绿化需求,回归绿化的本意,也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城市园林:少一些人类主观需求,多一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传统的园林设计是掠夺式的,人类想作为自然的主宰,用人工手段改造自然,不考虑动植物本身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将景观园林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植物作为喷泉、雕塑等人工造景的陪衬,片面地强调观赏效果,不仅凸显不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属性。

现代景观园林设计则认为自然是永恒的主题,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园林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恢复并展示城市的地域特色。没有设计大量景观的石材,就没有使用,没有使用就没有破坏,还石材原产地一片宁静,还生态一方自然。

从园林、市政工程到国土绿化的“大生态”事业,秦草生态一直坚持以特色种业和生态大数据为核心,在城市园林设计中不追求千篇一律的绿化带,而是用乡土植物构建区域的“生态美”,尽可能还原自然原有面貌的同时,营造植物群落和动物生境,启发生态的自愈能力,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海绵城市:少一些人为造景,多一些原生自然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沣西新城作为全国首批西北唯一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提出“建筑地块确保雨水应收尽收、市政道路加强集水功能、景观绿地优化竖向设计、中央雨洪系统形成调蓄枢纽,河道修复增加天然水域”七大试点做法,对雨水进行“渗、滞、蓄、净、用、排”多种方式处理,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建设效果。

2017年10月秦草沣西科研基地启动,将蒙草的“生态理念+技术智慧+资源储备+管理标准+生态产品”商业模式落地西安。该项目规划建设有三秦种质资源库平台、生态系统研究总院、创新中心及生态空间展示平台(城市精品景观园林、矿山与边坡生态修复、海绵城市等)、配套种质资源圃、植物驯化基和生态大数据平台。

“近几年,沣西新城打造海绵城市,构建河网水系,建设中心绿廊、城市绿环、社区公园和街头绿地,大力推广实施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清洁供热技术,为城市铺就绿色生态基底。”沣西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宇斌如是说。

蒙草集团的海绵城市和节水园林理念,是通过水量计算、汇水分析,搭配节水地形设计、乡土植物策略,兼具休闲文化功能,实现水管理统筹生态设计,达到水、土、植物、生境、科普和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蒙草参与编制的北京市地方标准《绿地节水技术规范》(DB11/T 1297-2015)于2016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也是国内目前唯一的绿地节水技术规范。

秦草生态:做好我们的种业,研究好乡土植物

2018年11月1日,蒙草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召明受邀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全国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第二次嘱托蒙草,“要做好我们的种业,研究好乡土植物,做好产业布局”。

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总书记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 是对秦草生态城市园林发展理念的最高级别的一次肯定和认可。是时候向生态环境表达人类的歉意,现在改正还来得及。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