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老龄社会治理与健康促进”成功举办

来源: 2020-08-03 15:37:50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老龄社会治理与健康促进”成功举办

人大国发院

2020年7月25日上午,“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老龄社会治理与健康促进”系列论坛第一期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在北京市老龄协会支持下,由北京市老年学学会、中国人民大学“老龄社会的政策实践与养老产业综合研究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北京老龄居养老产业促进中心协办。会议邀请来自老年学、老年医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老龄社会治理与健康促进”问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北京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鹃娟主持。来自北京市和其它省市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从事老龄产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等约32万人次参加本次论坛。

在致辞环节中,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首先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并肯定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老龄社会治理与健康促进”这一主题的重要意义,认为对于疫情的发生、应对以及疫情的结果,需要总结的问题、反思的方面很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要加强对很多重要问题的研究,为科学、有效应对做好准备。此次疫情的发生与防控有三个凸显:首先,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需要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监测和防控等;其次,凸显了全民健康促进的重要性:需要更进一步地推进和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中国行动”,把国家卫生健康的基本方针、把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之中,把健康服务体系从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医治、康复治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切实建设起来;再次,凸显了老年健康的重要性。本次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老年人群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是弱势群体,而对老年人群健康的维护、对老年人和生命安全的维护是检验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对疫情防控的态度、政策、价值选择的一块试金石。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严格的防护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防控效果。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反思,如长期的封闭管理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不便,老年人的精神、身体和心理、行为受到了一些影响,给老年人的生活也造成了很多的不便,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在老龄社会疫情防控常态化和老龄社会治理叠加的形势下,探讨促进健康老龄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老年保障体系建设等重大现实问题,对于不断提升老龄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教授表示,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特殊时期里,本次论坛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来共同探讨“老龄社会治理与健康促进”无疑是对现实重大问题的积极回应。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新时代所面临最突出的发展现实之一,应对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挑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以及世界很多国家都受到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其中老年群体在这次疫情中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疫情中老年人的照护问题、社会隔离问题、养老机构的管理运营等问题都凸显出来,能否有效降低老年人的感染率、病死率是影响疫情防控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度重视老龄问题不仅仅是疫情防控的要求,也是关系到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福祉的现实要求。此次系列论坛的主题聚焦“疫情防控与老年人健康促进”,汇聚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决策者、实践者凝聚智慧、建言献策,能够为应对新冠疫情中引发的老龄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经验分享,充分发挥北京市老年学学会、中国人民大学老龄社会的政策实践与养老产业综合研究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老年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资源、智库资源和老龄产业从业者资源,共同为抗击新冠疫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努力。

在嘉宾主题发言环节,论坛特邀北京市老年学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黄石松研究员,北京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杰华教授,纽约大学迈尔斯护理学院全球健康终身讲座教授、纽约大学老龄孵化创新中心联合主任吴蓓教授,北京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系系主任刘晓红教授,北京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口所所长陈功教授,北京市老年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韩布新研究员作主题发言。

北京市老年学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黄石松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黄石松指出,疫情防控常态化,不仅仅是指新冠(COVID-19)病毒有可能会与人类长期共存,更指从2003年“非典”以来,人类遭遇的重大传染病事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频次在加速。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坚持健康老龄化的理念,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健康服务思路不断明确,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体制机制逐渐理顺,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健康北京”战略取得长足进展。结合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形势、健康北京建设目标,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体系的公平可及性有待提升,城乡差距尚待弥合;第二,服务的供需存在结构性不均衡,体系的综合性、连续性有待完善;第三,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医保支付等)力度尚待进一步提升;第四,中医药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加强;第五,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科技支撑亟待加强。

黄石松指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应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强化老年人的健康自我管理、社会参与;二是强化家庭成员(特别是义务赡养人)的义务;三是强化机构、社区、居家养老的融合发展,医养、康养的协调发展;四是强化智慧技术的应用;五是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联防联控;六是坚持体系的公平可及、综合连续。

北京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杰华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社会学视域下新冠肺炎死亡的影响探究》。陆杰华指出,在社会学视域下,死亡具有普遍性、不可逆性、因果性和偶发性。死亡社会学侧重以下四个方面的议题:一是客观研究各种社会因素与死亡的相关关系,并研究其作用的变化模式;二是多维度、跨学科与综合地审视不同文化、不同国度、不同时段对死亡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变迁;三是既总结和揭示死亡现象的共同规律性,同时探讨其差异性;四是积极探究死亡产生的社会文化模式、社会影响以及社会应对。

陆杰华利用最新调查数据,全方位呈现了新冠肺炎死亡变化趋势及其人口特征。从死亡的差异性影响机制、生命周期中的死亡、丧亲之痛、逝者(丧亲)的社会角色、逝者社会角色对生者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新冠肺炎死亡的潜在社会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陆杰华表示死亡无时无刻都在发生,但突发的疫情无疑“放大”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死亡不仅引发人们的恐惧,也正在改变着生者和逝者的社会关系;突发疫情逝者的社会影响亟待学界给予充分的关注, 包括死亡、丧亲和临终等议题;对新冠肺炎死亡的个体和群体社会差异性研究有待于大样本数据加以进一步研究;全社会对新冠肺炎逝者的家属给予的人文、心理等方面的关怀是当前亟待关注的现实议题。

纽约大学迈尔斯护理学院全球健康终身讲座教授、纽约大学老龄孵化创新中心联合主任吴蓓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老年人的社会隔离与孤独》。吴蓓表示,当前新冠疫情已经成为全球新挑战。在新冠疫情之下,老年人的社会隔离与孤独应引起足够重视。因新冠疫情暂停了以社区为基础的社区服务和护理项目、限制了家庭成员对于住在护理机构中老年人的日常探访、增加了压力、焦虑与抑郁的风险,并由此产生了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吴蓓认为缓解社会隔离和孤独有多种途径。首先是公共卫生信息(维系社会联系)。一方面在避免身体近距离接触的同时保持社会联系;另一方面是调动来自于家庭成员以及社区网络的多种资源。其次是医疗保健体系(应对社会隔离)。一是开发用于识别医疗保健机构中的社会隔离和孤独的方法。二是在医务与护理人员的教学与培训过程中设置关于应对社会隔离和孤独的教学内容。三是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开发远程健康服务。再次是通过移动技术干预以减少社会隔离。吴蓓指出,应重点关注新冠疫情时代的数字鸿沟。在疫情大流行期间,远程健康技术蓬勃发展,但也可能将很多人排除在外。许多低收入老年人缺乏可靠的互联网、电子邮件和智能手机。为此,要加强技术在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支持家庭环境,建立年龄友好型社区、医疗保健体系、访问技术等改善全球老年人口的健康和福祉。

北京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系系主任刘晓红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人道主义危机中的缓和医疗》。刘晓红指出人道主义危机包括灾害、疫情等各种大型突发事件,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社会资源的紧缺等一系列问题。疾病流行、社会政治以及医疗资源等多种因素促使了危机的形成,使得矛盾难以调和、死亡和痛苦难以避免。

刘晓红认为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存在仅强调拯救生命却遗弃无法救活的患者、不能满足解除痛苦维护尊严的需求以及忽视亲友的哀伤和照护医护人员等问题。在疫情初期,医护人员面临复杂情绪、临床经验不足、工作压力大等问题。缓和医疗是指针对那些因严重疾病而遭受健康相关重大痛苦的所有年龄段的患者,尤其是接近生命末期患者,所进行的积极的全人照护;旨在提高患者及其亲友和照护者的生活质量。2019年《人道主义危机中的缓和医疗实用手册》为人道主义危机中的缓和医疗提供了参考。一方面强调解除痛苦和拯救生命并行。不仅要尽力救治生命、制定个性化方案,并且要兼顾身、心、社、灵等多方面。另一方面是在传统的分诊制度基础上做出改进,增加对痛苦不适症状的处理。还应有基本配置包,包括安全、有效、廉价的药品。简单、便宜的设备/耗材。在人员配置上,需要有接受过基本缓和医疗培训的人员,对于成员构成与培训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避免医护人员的职业耗竭?刘晓红认为应在建立外援-本地人员牢固关系、创造开放性氛围、互相督促、获得心理帮助与减压等方面做出努力。

北京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口所所长陈功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疫情防控与老龄关爱》。陈功教授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展现了疫情之下社区老年人的“关爱缺乏”被疫情放大。一方面,社区服务老年人需求面临就医用药难、上门服务难、精神关爱难等“又三难”问题。另一方面,社区支持老年人防疫“不到位”。具体体现在信息掌握不到位、防控指导不到位、求助回应不到位等方面。同时,社区治理老年人参与“遇梗阻”。一方面,老年人“易感易重”,社区对于老年志愿者参与社区防控普遍持“不主动”态度。另一方面,有幸参加社区防控的老年志愿者,社会保护存在“空档”。陈功指出社区老年人关爱服务需要“冷思考”。首先,老年人被忽视是社区关爱的“痛”。其具体表现为重物质轻精神、重形式轻内容、重行管轻共治。其次,机制不完善是社区关爱的“苦”。具体而言,疫情期间协调机制不健全、共治机制不成熟、自助互助机制未形成。此外,治理能力不足成为社区关爱的“愁”。因对涉老政策掌握不全面和缺乏老年健康、老年心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为老服务工作方法僵硬、难以快速掌握老年人诉求。

陈功教授认为推动社区老年人关爱服务“主动反应”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首先,要在“党建引领”,让社区关爱“红”起来。其次,重在“赋权赋能”,让社区关爱“活”起来。再次,赢在“国情教育”,让社区关爱“热”起来。最后,贵在“自助互助”,让社区老年人“动”起来。

北京市老年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韩布新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疫情中的家庭支持”》。韩布新指出在新冠疫情之下,老年人具有易感、易加重、易死亡等三个方面的特征。躯体健康衰落、经济收入、社会隔离等因素,使老年人成为抗疫当中的重点人群。对武汉居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的抑郁焦虑情绪比年轻人好。在心理、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方面,老年人有其资源与优势。营养、睡眠、运动、加上社会心理的援助是健康的四大基石。特别是在隔离状态下怎么保持和维护社会交往,心理健康维护促进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新的议题,这个前提下传统家庭伦理维护和促进对我们心理健康、对个体、家庭、社会都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阐释“诗、书、画、印”作为一种艺术对人的认知能力、人格特征、社会应对的影响及其心理学层面解释的基础上,韩布新指出在抗疫行为管控上,要重视线上线下的管控给老年人带来的技术焦虑问题。同时,要权衡正常生活与行为管控。如何科学、适度、均衡的而不是用简单的一刀切的方式做常态化抗疫工作,如何避免以偏概全、因噎废食。第三是重视内在力量和外援扶助的辩证关系,必须要挖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注意到主动健康与被动应对之间的关系。

最后,与会专家学者就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与交流。本次论坛就“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老龄社会治理与健康促进”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对于新冠疫情防控、老龄社会治理能力提高、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